領略祖國山川大美中國、跟著端午文化盡享舌尖美味,在剛剛過去的端午假期,國內文旅、餐飲、零售等市場需求增長、人氣旺盛,夏日消費活力涌動。蘊含著濃郁傳統文化氣息的民俗體驗游受到游客格外歡迎。包粽子、賽龍舟、插艾草,這些傳統的端午習俗被賦予新的意義和生命力,點燃了民眾的消費熱情。
特色活動豐富,消費場景多樣。將傳統民俗、民間藝術有機融入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戲劇場、電影院等文化空間,豐富文旅融合新場景。購物平臺上,南瓜、荷花、元寶等小巧玲瓏的各式香囊琳瑯滿目,由菖蒲、艾葉與其他花草搭配而成的新式花束令人眼亮。國潮盛行之下,端午節期間五彩繩、艾草、香包香囊等既保留傳統元素,又融入現代審美,產品供銷兩旺,給人們帶來新鮮感、文化味,持續激發出節日經濟澎湃活力。
一枚粽子,也能打通鄉村振興之路。山西省呂梁市臨縣的青塘粽子,是遠近聞名的特色食品,強龍頭、補鏈條、建集群、育生態,通過技術升級,擴大銷售半徑,成為持久性的特色產業。村民在粽子廠打工包粽子,月收入可達上萬元。
無龍舟,不端午。龍舟競渡已盛行2000多年,深具沸騰效應。各地龍舟不斷推陳出新,“南舟北移”速度加快,并成功“劃”向世界,成為日趨國際化的競技運動。在日本長崎、橫濱,常見龍舟競渡盛況。在英國,這一賽事“圈粉”無數。今年的端午前,荷蘭僑界舉辦龍舟節;德國舉辦首屆法蘭克福國際龍舟友誼賽。端午節賽龍舟向世界展示獨特魅力,彰顯當代中國的文明追求與精神風貌。在龍舟競渡背后,是一條長長的產業鏈,能帶來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目前我國現有與龍舟相關的企業970余家。
傳統文化傳承與文旅產品創新,成為拉動消費新“引擎”。大批游客選擇本地休閑或近程旅游,城郊親水、采摘、農事體驗、露營等項目受到青睞,文化場館、商業街區成為游客的主要游憩空間。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因地制宜舉辦非遺體驗、民俗市集等端午主題特色活動,持續激放消費活力。據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測算,全國國內旅游出游合計1.1億人次,同比增長6.3%;國內游客出游總花費403.5億元,同比增長8.1%。
“非遺+”成為人們旅游熱門選項。同程旅行數據顯示,非遺民俗游、龍舟觀賽等是端午假期最熱門的出游主題。飛豬有關負責人介紹,泉州簪花旅拍、貴州西江千戶苗寨小團游等,深受消費者歡迎。攜程平臺端午假期入境訂單同比增長115%,海外游客熱衷體驗中華傳統民俗文化。非遺是人們生活和勞動的智慧結晶,伴隨著時代變遷煥發新生。國風、國潮與傳統節日結合,已成為新的消費抓點。非遺民俗、傳統文化融入現代文化生活,為人們提供更多心靈滋養與精神力量,也為假日經濟創造了新的增長空間。
傳統節日歷久彌新,得益于不斷自我更新。堅持守正創新,就能開辟新空間。香包、手繩、艾草裝飾品走俏,新中式服裝成為新潮,非遺表演精彩紛呈,文博館文化IP“上新”等等,是熱愛并注重傳統文化傳承和創新的結果,張揚了傳統節日所蘊含的文化自信力。找到傳統和現代的交集,不斷打造承載文化內涵的時代載體,傳統文化就能煥發新的時代光彩。(張全林)
相關熱詞搜索:
上一篇:云南近13萬葉珍貴古籍在搶救性保護中獲新生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