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7月開始,國民黨軍集中14個整編師又4個獨立旅共10余萬人,對鄂豫皖蘇區和重建的紅25軍(紅25軍于1930年10月建立,其73師于1932年10月隨紅四方面軍西征后,1932年11月重建)實施第五次軍事“圍剿”。
在皖西北蘇區,有敵正規軍第12師、75師、45師、47師、獨立第40旅、獨立第5旅等部。敵軍在一些集鎮和較大的村莊、通道隘口和山頭制高點搭起帳篷,重兵把守,實行“駐剿”,同時派出部隊進行“搜剿”。河南商城的顧敬之、湖北麻城的鄭其玉、安徽霍山的黃英等反動地主民團傾巢出動,隨同敵正規軍進入皖西北地區大肆燒殺擄掠,狂叫“民盡匪盡”“斬草除根”,對根據地實行殘酷的“三光”政策。在立煌縣(安徽省金寨縣的前身)縣城金家寨駐扎了一個師的敵軍,他們進入指定位置后,增筑碉堡、運集糧彈、編練民團,進行欺騙宣傳、實行經濟封鎖,妄圖將大別山區變成無人區,斷絕紅軍的供給、置紅軍于死地。這樣一來,他們既給紅軍活動帶來了一定的困難,也給自己的物資供應帶來了嚴重問題。于是,他們不得不從山外調集大米和油鹽等軍需物資。當時,敵軍的交通運輸主要是在史河里面放毛排。
面對敵人的重兵“圍剿”,中共皖西北道委領導軍民以外線游擊和集中主力尋機殲敵相結合,英勇地展開反“圍剿”斗爭。8月初, 皖西北道委獲悉:敵唐淮源第12師35旅72團2個營押運1個師的給養,大約有70多對毛排, 滿載著百萬斤大米、油鹽及罐頭、軍裝等軍需物資, 由壽縣正陽關進入史河逆水而上, 準備運往金家寨。皖西北道委認為這是一個好機會,于是決定將部隊布置在史河上游梅山(今日金寨縣城老城區)、大龔嶺、上壘子一帶伏擊敵人。他們一面集中幾個月前剛剛重建的紅82師(紅82師于1933年1月建立,4月編入紅25軍,5月重建)和第一、第二、第三路游擊師準備戰斗,一面通知道區蘇維埃政府組織上千人的群眾運輸隊。8月6日,部隊和群眾集結后,紅軍作了戰斗動員,指定紅82師師長劉德利統一指揮、連夜行動。7日拂曉,紅軍和群眾到達作戰地點一一梅山、大龔嶺、上磊子一帶。
今日金寨縣梅山老城區、大龔嶺腳下的金江新城。
戰斗總指揮所設在蜂子籠(今金寨縣革命烈士紀念塔后山頂),背后與蘿卜尖山相連接,皖西北道區游擊司令部總司令高克文率獨立團在此。電話線一直拖到紅82師師長劉德利指揮的地點——銀灣附近的山下(今金寨縣電視轉播塔山下)。劉師長負責指揮正面戰斗,第三路游擊師從梅山過河到對面,在史河東岸的仰天屋山上,負責打側面左翼;第二路游擊師負責打指揮所南部蘿卜尖山的側面右翼;梅山附近由第一路游擊師負責。2000多名紅軍和各區鄉赤衛軍以及準備運糧的農民,總共有1萬多人,埋伏在史河兩岸的山上山下。
8月7日清晨,紅軍早已埋伏停當,一雙雙大眼緊緊地盯著史河。午后,只見懸崖陡壁的山下小路上出現了一隊隊松松垮垮、拖拖踏踏的敵軍隊伍,他們沿著東岸一步步地挪動著。走過去約有一個多營的敵軍后,河里出現了竹排的長龍,兩岸三五成群的放排工人,赤著雙腳、打著赤膊,穿著破破爛爛的汗褂和褲頭在刺刀和皮鞭的逼迫下,一個個探著身子,拉著竹排、艱難地逆史河水前行。竹排上堆著麻包,麻包上站著端著刺刀的敵兵。護送這批運糧竹排的敵人大約有一個團的兵力。
當兩個營的敵人剛到大小梅山、進入第一路游擊師的伏擊圈后,隨著劉德利師長的一聲命令,紅軍長短武器同時開火,上壘子、大龔嶺上的重機槍響了。頓時,山上山下、史河兩岸槍聲大作,紅軍指戰員把敵人從河里趕上岸來,又從山上趕到河里,被團團圍在大小梅山之間。敵人一看紅軍從東西兩個山頭夾擊過來,便一個勁地往前跑,想沖出包圍圈,他們邊跑、邊打、邊爬……
站在指揮所里的高克文手拿望遠鏡,看到敵人在逃跑,便對身旁的一個通訊員命令道:“快!命令手槍隊沖上去堵擊,82師加緊追擊。不讓一個敵人逃掉,要全殲敵人。”
劉德利師長接到命令后,把手里的盒子槍往空中一揮,高喊:“同志們,跟我沖!”他跑步向前,從銀灣附近山上陣地沖下去追上敵人,打起肉搏戰。
走在后邊押運毛排的一營敵軍,在東岸付出巨大的代價,搶占了一座小山頭(今金寨二小附近山崗上),一邊頑抗、一邊用重機槍封鎖河面,使紅軍和群眾不能接近河里的竹排,戰斗一直持續到天黑。
乘著夜色,紅82師師長劉德利身先士卒,帶著一支隊伍,從下游悄悄地渡過史河,越過河東一片沙灘,機警地朝敵人陣地摸去。紅軍離敵人的陣地越來越近了,但是,由于天太黑,不知敵人的具體位置在什么地方。8月的大別山區,蚊蟲特別多,國民黨軍隊經不住蚊蟲的叮咬,紛紛用東西撲打蚊子。這撲撲嗒塔的拍打聲暴露了他們的位置。于是,紅軍向敵人陣地發起了猛烈進攻。敵人哪料到紅軍會摸到他們的鼻子底下來了,于是驚慌失措、倉惶應戰。突然,敵人的重機槍響了。正巧,紅軍戰士余正旺摸到了機槍陣地下面,他抬頭一看,原來敵人的機槍正好架在他頭上的一個工事里。于是,他大喝一聲抓住敵人的機槍架子用力往下拽。敵人的機槍手嚇得魂飛天外,慌忙收起槍筒子跑了。紅軍消滅了大部分敵人,一小部分敵人鉆進樹林子逃竄了。
今日金寨縣梅山老城區、橫跨史河的新大橋。
在地方部隊的配合下,紅軍很快地肅清了殘敵,完全控制了這段河面。這時,成千上萬的群眾從隱蔽的地方走出來,奔向河中停放的竹排。在放排工人的配合下,紅軍和群眾把大米、油鹽、軍裝、罐頭等戰利品裝上挑子,朝山里搬運。紅軍指戰員們雖說十分疲勞,但是,在勝利的鼓舞下,他們精神飽滿,除了擔任警戒任務的同志外,全部參加了運輸工作。140萬斤的物資,很快就被紅軍和群眾運光了。
這次伏擊戰,共斃傷敵軍400多名、俘敵100多名,給“圍剿”之敵以沉重打擊。所有毛排載運的大米、面粉、食鹽等物資全部被紅軍繳獲,不僅解決了皖西革命根據地軍民眼前的糧食問題,而且使敵軍的物資供應更加緊張,迫使敵人不得不暫時停止軍事行動,派重兵保護運輸線,為紅軍反“圍剿”戰斗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緊接著,紅82師又截擊了敵人的運輸隊,繳獲了大批被服等物資。這兩次戰斗截斷了敵人的給養,也解決了根據地的軍需民用,紅軍指戰員不愁吃穿,士氣更加旺盛。紅82師連打勝仗,愈戰愈強,使敵“圍剿”計劃嚴重受挫,皖西北根據地進一步鞏固,部隊武器彈藥、糧秣、服裝充足,群眾情緒穩定。
【作者:胡遵遠,系安徽省金寨縣紅軍、新四軍歷史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安徽省文史研究館特約研究員;
相關熱詞搜索:
上一篇:俘虜敵軍醫官 創辦紅軍醫院——蔡家畈紅軍醫院誕生記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