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秭歸人仍保持端午節在墻壁上掛艾葉的傳統。
端午節是否該說“端午快樂”?
按照古人的說法,五月是毒月,初五是毒日,所以端午節這一天他們有各種方法驅毒辟邪。而在明清時期,新嫁或已嫁之女要回娘家度節,稱“躲端五”。此習俗在宋代似已出現,陸游《豐歲》詩有“羊腔酒擔爭迎婦,遣鼓龍船共賽神”之句。按照這說法,端午節互道“端午安康”或更合適。
逐漸消失的端午習俗
農歷五月被稱為“惡月”,傳統上,端午節不少習俗都跟禳毒驅疫有關,如掛菖蒲、驅五毒。掛菖蒲并不限于菖蒲單此一種植物,更泛指菖蒲、艾草、蘭草等芬香類植物。傳說掛上這些植物可保佑家中免受“五毒”入侵。掛菖蒲的習俗后來延伸至屋外,人們亦會簡單捆扎青草,造成配飾或花環,配戴當成掛菖蒲。
驅五毒是指蛇、蠍、壁虎、蜈蚣、蟾蜍五種生物,相傳牠們身帶禍害。每當端午節的時候,古人便會將五毒的圖像剪下來,并貼到門、窗,甚至小孩的手上,就好像農歷新年會貼揮春一樣,祈求平安。
相關熱詞搜索:
上一篇:滬港簽合作備忘錄 深化人才交流合作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