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復產婦入院求助信息“電話發我”全網刷屏;設置24小時專項就診預約電話,暢通醫療救治“綠色通道”……近日,深圳、天津等多地保障群眾疫情下就醫的一系列舉措體現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
疫情防控本身是為了人民健康、為了護佑每一個生命。如何解決群眾在疫情防控期間看病就醫的“煩心事”?怎樣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醫療服務保障工作?又如何保證疫情下就醫有制度也有溫度?
北京協和醫院等采取增加接線員、增配急救車輛、擴容分流急救熱線等措施,確保患者訴求能得到及時回應和解決。另外,多地擴大對口醫院數量、優化看病急救流程、落實首診負責,分類保障疫情期間群眾的基本就醫需求。
西安市疫情防控指揮部7日公布《關于進一步明確各類人員就醫流程的通知》,要求全市各社區(村)、西安急救中心和各醫療機構均不得以查驗核酸48小時陰性證明作為進出小區就醫、轉送病人和接診的限制。接診醫療機構要嚴格落實首診負責制。
1月8日,在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急診外科醫生王立明(右)解答患者家屬疑問。(新華社記者李一博 攝)
為了保證群眾精準順暢就醫,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開辟了預檢分診通道,患者持健康碼綠碼、預約憑證等就診;對沒有48小時核酸陰性證明的患者,同步采集核酸后,即可正常就診。
“急危重癥患者可以通過急診,走綠色通道得到及時救治。”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門診部副護士長秦小金說,“我們還通過互聯網醫療服務平臺為患者提供線上問診和藥品配送。”
1月8日,家屬陪同患者在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急診科就醫。(新華社記者李一博 攝)
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監察專員郭燕紅此前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國家衛健委在全國層面要求其他省份要舉一反三。在未發生疫情時就要做好周密的工作方案,確保疫情發生期間人民群眾的正常醫療服務保障工作不受任何影響。
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河南多地按下了“暫停鍵”。為加強封控區、管控區群眾就醫保障,鄭州市區內指定鄭州人民醫院,各縣(市)和上街區各指定一家具備隔離觀察條件的醫療機構,為封控區、管控區群眾以及隔離觀察人員提供診療服務。
鄭州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李慧芳表示,要做好發熱等相關病例、急危重癥、血液透析、腫瘤放化療、手術、孕產婦等有緊急就醫需求患者的診療工作。
1月8日,鄭州市一核酸檢測點,醫務人員在穿戴防護服。(新華社記者張浩然 攝)
天津市津南醫院負責封控區、管控區居民的急性疾病、慢性疾病急性發作、急性創傷等急危重癥的醫療救治工作。據介紹,為了滿足轄區群眾就醫需求,醫院通過改造病區、設置24小時專項就診預約電話等方式,暢通醫療救治“綠色通道”。
“目前,醫院采取‘120’上門接臨產孕婦的方式,孕婦入院前,婦產科醫護人員提前穿上防護服、做好防護措施;孕婦生產后住在醫院‘緩沖區’,按照防護要求,與其他病人隔離。”天津市津南醫院副院長高書健介紹,“緩沖區”內醫療條件齊備,有專門的護士進行護理。
此外,深圳“電話發我”刷屏后,及時推出一系列硬招實措,確保群眾就醫服務。
1月10日,在深圳火車站,抵深旅客進行核酸檢測。(新華社記者梁旭 攝)
為使就診者盡快獲得核酸檢測結果,深圳市各醫院設置了醒目標識,在核酸檢測處分開“就醫人員核酸檢測”與“普通核酸檢測”通道。就診就醫人員分開采樣、分開上機、分開上傳,禁止與普通核酸檢測人員混合上機檢測。
深圳市衛健委有關負責人介紹,針對急診孕產婦等,設立入院“綠色通道”,要求各醫療機構建立緊急救治應急機制,做好轉運和接診過程中規范防護、轉運路線設計和消殺,落實院內院感防控措施,確保就診救治需求得到充分保障。
郭燕紅表示,統籌好疫情防控工作和正常醫療服務保障工作對于維護人民群眾的健康至關重要。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必須保障好正常的醫療服務,對于有就醫需求的群眾,尤其急危重癥患者應該及時救治,不得推諉拒診。
“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我們一切防控舉措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國家衛健委有關負責人強調,疫情防控期保證群眾就醫暢通,措施有力度也要有溫度。(參與采寫:藺娟、劉惟真、白佳麗、孫飛)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