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社會合力抗疫之際,日前有媒體對四川防疫工作沿著時間線進行了梳理復盤。據報道,為應對疫情蔓延,四川最先明確要求相關物資儲備至少要備戰到五月。無論是明確全省市一級定點救治醫院名單,還是切斷與武漢的路面交通、組建醫療隊準備支援武漢等,四川也都走到了前面。
四川一系列的防疫舉措被熱議,其中的一些做法,也確實有不少有效經驗可以盤點、可資借鑒。比如,早在1月21日只有1名疑似患者時,四川省就明確,要十分重視個案,要求衛健部門立刻制定周密方案,避免二次擴散。又如,1月23日,四川開始施行“網格化管理”,比在全國推廣該舉措早了兩天。這些舉措也是防疫工作前瞻性與科學性的體現。
就目前看,這些做法的最終效果還需現實檢驗,但可以肯定的是,防疫越有章法和節奏,民眾也就會越安心,秩序也會變得越井然。這對各地都通用。
@四川發布 官微截圖
而從目前四川等地“超前判斷”和“提前布局”的經驗看,其具體做法看似復雜,卻可以簡單概括成三句話: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這也正是防疫三大原則。
重視每名患者或疑似患者,目的是為了控制好傳染源;切斷路面交通、減少人口聚集、實施“網格化管理”,目的是為了切斷傳播途徑;加強防疫物資儲備、排查學生老師情況,則是為了保護易感人群……防疫工作中的可取做法,都可以歸于這三類當中的某一類,可謂萬變不離其宗。
事實上,每個醫學生在學習傳染病知識時,都會熟記這三句話,否則考試就會失分;每名醫務人員在防疫過程中,也會遵循這三大原則。有人將四川防疫的有序跟四川省省長的學歷背景與此前履歷(都跟醫學或衛生有關,曾有過應對“非典”的相關經歷)打包解讀,但毫無疑問,疫情防控該遵循防疫學中的常識。
從以往情況看,疫情發生后,有些舉措引發爭議或廣受質疑,通常也是因為違背了這三大原則。如疫情信息通報不及時,醫療系統和普遍民眾對此不知情,傳染源就得不到很好控制;任由人口流動,傳染源就很難被切斷;防疫物質儲備不足、供應不上,就會置醫務人員等易感人群于危險的境地。
@成都發布 官微截圖
這些防疫原則,不僅醫務人員要掌握和遵循,各級領導干部也應如此——防疫決策宜“對表”這三重原則,有與之相悖的宜果斷舍棄。對各地而言,疫情防控政策或許該因地制宜,政策設計應結合自身情況來,但理應從這三方面著手,正確用力。
非但如此,還應將這三條防疫原則作為公民必備的健康素養,加以推廣普及。雖然這些內容屬于醫學專業知識,卻蘊含著簡單的道理,且易學易懂,對非醫學專業人員也頗具指導意義。
眼下,國內專家發現,患者處于潛伏期也能傳染人,部分病人沒有肺炎表現,且呈現出人群普遍易感、老年人及有基礎疾病者感染后病情較重、兒童及嬰幼兒也有發病等新特點。這些新情況都增加了疫情防控的復雜性與緊迫感。在此背景下,任何僥幸心理都可能導致嚴重后果,防疫“三大原則”經受了時間的檢驗,具有很強的科學性與實用性,是“以不變應萬變”的可靠保障,也愈發值得普及。
□羅志華(醫生)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