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4月16日出版的《求是》雜志發表題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能沒有靈魂》的署名文章。文章強調指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能沒有靈魂!文化文藝工作者和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同屬人文社科類知識分子,從事的都是精神事業,在相當程度上擔負著刻畫和塑造國家、民族和社會靈魂的重要社會功能。其所思所想、所寫所畫、所言所行,都會對國家、民族和社會的精神塑造有著潛移默化地影響。一言可以成事,一言亦可廢事,向來都是社會關切之焦點。因而總書記在文章中指出了文化文藝和哲學社會科學作為靈魂創作的精神事業所發揮的豐富社會生活的必要性,但又特別強調了創作和研究不能發生精神混亂的重要性。
那么,怎樣才能使文化文藝工作者和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的靈魂創作,始終保持與時代同步并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產品供給者呢?具體來說,主要有三個途徑。
一是要明大德、立大德,引領風尚。君子之德如風,要善養天地浩然之氣。文化文藝工作者和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作為人文社科類知識分子,對社會大眾的思想和行為有著不可忽視的榜樣示范作用。在中國歷史上,無論是“先天下之憂之而憂,后天之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還是“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無論是“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的譚嗣同,還是“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的李大釗,他們之所以倍受后世尊敬而傳唱不衰,根本原因就在于他們的道德文章體現了濃厚而摯烈的家國情懷以及為之甘愿犧牲的高潔情操。對新時代文化文藝工作者和哲學社會工作者來說,所謂大德,就要繼承和發揚中國知識分子傳統美德,把個人的藝術追求、學術理想同國家前途、民族命運緊緊結合在一起,同人民福祉緊緊結合在一起,努力做對國家、對民族、對人民有貢獻的藝術家和學問家。
二是要與時代同行,勇立時代潮頭。無論是文化文藝創作也好,還是社會科學研究也好,看起來仿佛完全是個體的精神勞動創作,但實際上既非個人冥想所得,亦非閉門造車所能成,它總是受到個體所處社會無時無刻的影響并通過各種表現方式映射于精神創作和研究的成果之上。古今中外凡能夠掀起一時之風潮并經得起歷史大浪淘沙考驗的精神產品,無一不是其所處時代精神的集中體現,無一不是對其時代精神圖譜的深刻洞察和準確描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已經清晰而堅定地向世人展現了其改造中國和世界所蘊含的磅礴偉力。作為親身參與并見證這一偉大歷史進程的新時代文學家、藝術家、理論家,擁有著過往前輩們所無法企及的時代環境和創作空間,只要堅定文化自信,把握時代脈搏,聆聽時代聲音,承擔記錄新時代、書寫新時代、謳歌新時代的使命,勇于回答時代課題,從當代中國的偉大創造中發現創作的主題、捕捉創新的靈感,就一定能夠有大格局、大作為。
三是要扎根中國大地,為人民高歌。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一切成就都歸功于人民,一切榮耀都歸屬于人民。文學藝術創造、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首先要搞清楚為誰創作、為誰立言的問題,這是一個根本問題。進而言之,開展文學藝術創造、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首先要解決為誰服務的立場問題。知識分子從來都不是一個獨立階級,它總是要依附于其它階級才能存活下去。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一章總綱第一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社會主義制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根本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破壞社會主義制度。總綱第二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以人民為中心,就是這個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的根本立場。文化藝術工作者和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的一切精神創造活動,都應該圍繞著這一根本立場展開,俯下身子,扎根中國大地,深入人民生活,用心用情用功抒寫人民、描繪人民、歌唱人民,把學問寫進群眾心坎里,把作品鐫刻在人民的口碑上。
作者薛小榮系復旦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
相關熱詞搜索:
上一篇:王建球:宜章縣四大舉措推進產業扶貧促脫貧
下一篇:中國經濟交出穩中有進成績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