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春蓉:行樹嶺瑤族村(隸屬龍村)第一個初中畢業生;1989年9月至今任梅田鎮龍村瑤族小學代課教師;1997年后曾連續幾屆縣人大代表;2003年,發動有識之士捐資7萬余元,在行樹嶺村中新建了300多平米的瑤族小學;2008年拿出了一個月微薄的工資,帶頭捐資修建了通村公路;2011年9月,趙春蓉入選"全國100名最美鄉村教師"之一;2019年12月,列為“湖南好人”候選人。
趙春蓉老師
因為趙老師的家和學校就在驢友們喜歡登頂的騎田嶺頭尖峰山下,我跟趙老師5年前就加了QQ好友,想請她帶路登頂頭尖峰。
雖跟趙老師未曾謀面,但她的事跡一直在感動著我。這次我想趁評選“湖南好人”的這個機會為趙老師寫篇文章,讓更多的人感動。中午,我根據趙老師發的位置圖很快驅車到了行樹嶺自然村——她的龍村瑤族小學。她正從菜園扯回幾棵白菜,準備給幾個路遠的留守兒童做飯。我便趁她忙的時候到村里村外走走。行樹嶺這個瑤族村有兩個組80多戶,深山里還有荒田畔、紅泥畔、大溪、黃寨坪等瑤族村落。這里30多歲的村民基本不識字,殺一頭豬到鎮里去賣都要等到周末請趙老師幫他們去算數收錢,村里人發個婚帖都是請趙老師書寫。
自古瑤族人怕欺負才躲進深山里居住,因為瑤家男人找對象困難,他們這里的瑤家女不準嫁下山去與漢人通婚。20多年前有一瑤家女嫁到梅田礦務局,村里就扣除了她家幾口人的口糧(現在的瑤家男人外出打工能帶回老婆,這規矩自然就取消了)。這里的村民不重視文化教育,更不愿意送孩子下山念書,一是生活困難,二是擔心漢族孩子欺負(常被戲稱瑤佬古瑤佬婆等)。80年代前,村里人能在本村讀到3年級就算小學畢業了。
趙春蓉的父母是行樹嶺第一個重視教育的家長,因為受她姨母影響(她姨母嫁到平和丫溪村,一個很偏僻的窮村,卻有很多孩子考上重點大學),趙春蓉成了村里第一個初中畢業生。
1989年秋,到這里教書的老教師退休了,學區選派教師很困難,因為到此教書的老師必須會瑤語和漢語。幾十個瑤族孩子面臨失學。學區領導和村干部找到剛初中畢業的瑤族少女趙春蓉,欲請她做瑤族小學的代課教師。趙春蓉,一個16歲的少女,還有著讀高中考大學的夢想,她思索良久,想著那些需要文化走出瑤山的孩子們,終于答應了村干和學區領導。
一個學校一個破房子建在村后山,雖是高山卻無好水,冬天要到很遠的地方去挑水用;那個年代,山也是光禿禿的,靠到附近撿碎煤給學生煮飯吃。一個老師三個年級全由她一個人教。由于她的勤奮和村民的信任,這里又多了一個四年級,人數最多的時候達70多人。可是一年到頭,她的代課工資幾乎就是給學生墊學費。是什么讓她支撐在這里代課當老師?她說,是一種期待,期待更多的瑤家孩子走出山門,她愿意獻出這青春年華;是父母的支持,像當年父母支持自己讀完小學讀初中一樣,支持女兒當代課教師。她不在乎待遇,把代課當成義務。她周末就跟別人上山砍龍木掙錢,種生姜扯苦筍削筷子摘土涼茶摘山胡椒掙錢,放假了到煤窯上幫別人開絞車掙錢。
從村里通往學校的山路
從村里通往學校的山路
趙老師工作了15年的瑤族小學
學校對面的瑤族村落紅泥畔、大溪
行樹嶺瑤族村
一教就是8年,她為瑤山獻出了青春盡到了義務,24歲的趙春蓉也到了該出嫁的年齡。她是受過教育的人,不想被禁錮在這瑤山里。她打算辭去這份幾乎沒有工資的工作,到外面去闖一闖,暑假就到了縣城學做衣服。可是到開學了,學區領導又到縣城找到了她,她眼里又浮現了一雙雙渴求知識的眼光,一個個需要走出瑤山的瑤家子弟,于是她雙眼噙淚又回到了學校。
也許是緣分,一個邵陽小伙到瑤山小煤窯打工,成就了與趙老師的一世姻緣。可是不久,禁止小煤窯開采,丈夫就靠到外地打零工維持生活。趙老師當時工資500多元,還經常為學生墊學費墊醫藥費,丈夫也理解支持她的工作,毫無怨言。
趙老師把工作當命拼,怕耽誤學生的學習,生了兩個小孩都沒請產假。有一次,她產后不久,一個學生發燒生病,趙老師背起他下山跑到龍村衛生所,打了針又背回了山上。
從她手上畢業的學生回來含著眼淚“罵”趙老師:你以為你是什么,命都不要了,想當勞動模范?家也不要了?有個學生在趙老師生日的時候就幫她買衣服。這是感恩的學生,讓趙老師落淚。
也有不感恩的家長曾讓她委屈流淚。有一年,快放假過年了,趙老師布置學生交學費。有一個不懂道理的家長就平白無故的罵趙老師。其實趙老師并非上門討錢,布置學生交學費是很正常的事,墊了學費還挨罵,她委屈得有淚只得往肚里吞。但是她還得給學生墊學費,以前國家沒有扶貧這項專門的工作,學費不交上去,學生的書就發不下來。有一家生了10個小孩,大女兒考上了中心小學卻輟學在家,認為女孩總是要嫁到別人家去的。他家后面的小孩到趙老師手上讀書的學費都是她墊付的。
趙老師為了不耽誤學校工作,緊挨著學校邊建了一間十幾平米的小平房。龍村村委幾乎把她當成了村干部,有關行樹嶺自然村的事務都找她,特別近些年的扶貧工作,更是花費了很多心思。由于國家80年代末期不再有民辦教師,代課教師一直未被納入事業單位編制。趙老師代課30年,有20多年代課工資很低,近10年得到了縣領導的重視,千方百計另辟渠道解決了她的一些代課金,現在每月有3000多一點了。但已年近50,我問她將來誰給你養老?她說:“現在已經很好了,將來有子女贍養啊,還好吧。”靠子女養老!這是千百年來農民最樸素的養老觀念啊,我不禁對她肅然起敬!。
趙春蓉,實現了她“不讓一個小孩失學”的愿望。30年如一日扎根大山深處,視工作如生命,待學生如子女,用自己的心血撫育了一批又一批的瑤族子弟,有10多個先后考上了大中專院校,讓他們真正走出了瑤山。她的女兒也已承載自己的夙愿走上了教師崗位。
趙春蓉說:“我將一如既往地愛著這塊貧瘠的土地,堅守這大山深處的學校,用盡我的心血呵護這瑤山的兒女。”
我想起艾青說的: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這不就是趙春蓉老師的心聲嗎!
趙老師在課堂上
趙老師跟學生在一起
趙老師給學生梳頭
趙老師跟學生在新校門前合影
新校門口右側是趙老師自己蓋的小平房
相關熱詞搜索: